地戏的话题还可以说上几遍,比如说地戏与本北上川市鬼剑舞的关系,比如说“脸子”上的画法有什么讲究——不过越往下说越说不完,脆我就打住,让有研究趣兴的人去深挖细探罢。
随着地戏的名声越来越大,去屯堡看地戏的人越来越多,屯堡的景观也开始引起世人的注意。人们对屯堡的历史、对屯堡的文化、对屯堡的生存方式、民俗信仰,都产生了浓郁的趣兴。
除了地戏,屯堡还有其他几种民间的艺术样式。前面我提到过的,在喜场合有人在唱歌,就是一种样式,在当地叫作唱书。传说洪武年间最初在屯堡住下来的“京”族老祖宗们,看到附近村寨上的少数民族在那里喝酒唱歌、边歌边舞,觉得自己的生活,和他们相比之下十分枯燥,格外想家。于是就将在家乡学过的说唱词,凭记忆记录下来,边哼边唱,自娱自乐,逐渐地形成了唱本。再gen据唱本上的內容,改编成地戏来演。
和唱书形成对照的,就是当地的唱山歌。可以说,一到贵州,最早昅引我的民族风情,就是唱山歌了。贵州的少数民族,无论人口多少,居住在边还是山地,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唱山歌的传统。依照他们的说法是,见子打子,见什么就唱什么。唱情歌的时候,更是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本领的时候,随机应变,越是能唱的小伙子和姑娘,越能得到情人的青睐和众人的尊重。
屯堡一带的山歌,具有江南民歌的韵律和彩,但已经昅收了贵州少数民族山歌的活泼、多变、奔放、自由自在的特点。
这种既有江南风味,又和当地特融合的文化现象,随处可见。
我第一次深了解的一个屯堡村寨,叫作“放鸽哨”乍一走进寨子,看到村边的小桥,看到村子央中的池塘,看到房前屋后的竹丛,看到房屋的门,还有呈明显江南格调的四合院,里头有朝门、堂屋、厢房。院子里有井,包括门窗上雕刻的花纹图案,我久久地站在那里,恍然感觉自己走进的是江浙一带的村庄。
直到在街巷间走久了,看得更细了,我才逐渐发现了这些屯堡中和江南乡的一些不同之处。比如江南乡的民居,往往称之粉墙黛瓦,那一片片瓦都是黑颜的。而在屯堡,虽然也有盖瓦的房子,但大多数房屋,盖的都是页岩石板,大大小小,铺盖得错落有致,远远望去,既是花花的一片,但又不觉得枯燥,那有弯有斜、有竖有横冰纹般的纹路,映衬在青山绿之间,别有一番趣情。被不少外国人称之为国中典型古城堡的屯堡村寨,既保存着明清两朝的遗风,又融合着西南和江南各自的特,非常耐看。
至于过大年的时候,家中不许扫地,说是怕把财宝扫走了;五月端午,要吃粽粑,挂菖蒲;生了娃娃,要吃満月酒;等等生活细节,则同我们孩提时代经历过的几乎一样。只是讲究的程度不同,江南一带渐渐淡化了的民俗,在屯堡却还完整地保存着。要说差别,最有代表xing的可以说是体现在伙食上,今天的屯堡人,已经和所有的贵州人一样,特别爱吃辣,辣子腐、辣子ji2、糟辣椒炒片,已是安顺屯堡人的名菜,可以说是无辣不成菜了。
奇特的风情,悠长的历史,古朴的艺术,别致的生存环境,构成了罕见的屯堡景观。这就是我曾经生活了整整21年的那一片乡土,时常在梦境中萦绕不去的山地。把它写下来,也算是我一份心意罢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蹉跎岁月 孽债 爱的变奏 崩铁:我真不是龙尊 殿主们的十世之旅 深牢大狱 檀健次:繁星若你 华都 爱也无奈 末世囤货,手握千万资金开局 孽债2 五零香江豪门生存法则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 幕后黑手:从梦境开始改造世界 这个顶流一心进步 舞者(火卷) 误入渔村后成就无双渔夫 阳光像花一样绽放 失控沦陷,攻略对象都想独占我! 醉酒之后校花把我带回家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