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六百零八章 重现百家争鸣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
    伯应兄,我并不是完全反对儒家的思想,你知道,我是节寰公的学生,先生教诲我十余年,论起来,我也算是儒家的传人,对儒家的思想,我还有一些体会。

    我们谈论儒学必说孔孟,孔子提倡仁,孟子倡导义,同时他们都提倡遵从礼。儒家五常,仁义礼智(知)信,便是孔孟的核心思想。

    此外,孔子还倡议恕忠孝悌之道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说的便是恕。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,说的便是忠。其实,恕忠孝悌都是仁的体现。

    以儒家思想教化万民本身并没有错,但是不能什么时候都死抱着儒家思想不放。

    当年五胡乱华时,无数汉人死于胡人的屠刀之下,这时,我们跟他们讲仁义,讲忠恕有用么?最后还得靠刀枪。

    当年蒙古人占我中原大地,本朝太祖不是靠仁义礼信把蒙古人赶跑的,靠的还是刀枪。

    同样,女真人肆虐我大明北疆多年,我们跟女真人讲仁恕有用么?最终还是靠打。

    所以说,以儒家思想教化万民还得因时制宜,因地制宜,因人制宜。

    可惜有些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,反而变本加厉。

    就说宋朝时期的程朱理学,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延伸,总结出存天理,去人欲的理学。而后,后人把理学奉为至理。

    可什么是天理?什么是人欲?

    衣食住行皆是人欲,天寒穿暖衣是人欲,饥饿思饮食是人欲,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人欲,骑骏马,坐车驾也是人欲。程朱等人要去人欲,未见他们不着衣履,喝风饮露,未见他们铺天盖地,安步当车。

    孝是人欲,悌是人欲,父母爱儿是人欲,夫妻之爱亦是人欲。没有人欲,则世间无情。人若无欲,则不知向上,人若不知向上,则国家无以发展。

    阳明先生说的好,天理即人欲,人欲即天理,人若无欲则无天理。

    想知道天理不能靠空谈,要靠格物致知,靠实践,靠自省,即知行合一。这便是王阳明在前人的思想上发展创建的心学。

    但不管是理学也好心学也罢,都属于儒学的范畴,其目的都是教化万民。

    可我们都知道,治理一个国家光靠教化是不行的,要想国泰民安,离不了法制。

    因为芸芸众生在追求人欲的过程中,很多人并非遵循儒家的思想做事,这些人做出的事情是有违法理的,比如说杀人越货,***掳掠,对这些人必须要用严刑峻法进行处罚,以此警戒后人。

    如果国家没有法度,则天下必将大乱,因此历朝历代,都是以法制为根本,没有哪个朝代不去立法。

    而制定法度的是谁?文盲好像不会立法吧?立法的都是那些读书人,且大都是儒家的传人。

    儒家提倡以仁德教化万民,而治国却依法治国,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儒家提倡的以德化教育治国是掩耳盗铃?

    我们知道,国家立法最终秉承的还是法家的一部分理念。

    其实,先秦时期,十家九流(诸子百家),各有一套治国的理论,而自秦朝以后各个朝代,各家学说在治国时都得到了应用,并且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。

    儒家和法家我就不说了,道家的无为而治,墨家的兼爱非攻,农家的以农立国,推行耕战政策,另外还有阴阳家,纵横家,名家,兵家等等,各家自有一套治国理念。其中杂家的采儒墨之善,摄名法之要,集合众说,兼收并蓄,在后世得到的应用最多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么多学说明明在治国时得到了应用,偏偏要尊崇儒家,以至于后世之读书人皆以儒家自居?

    我并不是说儒家的学说无用,相反,我对儒家的某些学说还是很尊崇的,但是你明明治国时应用的是别家的学说,却打着儒家的旗号。这叫什么?老百姓的叫法是挂羊头卖狗肉。在我看来,这叫禁锢思想,不想让别家说话。”

    李景这一番长篇大论,听得袁枢不由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过了半响,袁枢苦笑道:“济民,你这番言论要是只叫一点儿体会,那么那些所谓的大家真该撞墙了。”李景摇摇头:“自家事自家知,我知道我这番言论很有些断章取义的意味,但是有些道理还算说得过去。”袁枢叹道:“济民,在我看来,你这番言论称作学说有些过了,但是从治国来看,却是经世之言。不过我觉得你现在就罢黜儒家独尊,重现百家争鸣,还嫌为时过早。”
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